9月8日,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一批批工程专用车陆续下线,即将交付客户,其中超半数销往海外。
今年以来,三一专汽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线,多款新能源自卸车成为“爆款”,赢得海内外矿区、基建等场景客户的欢迎,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订单持续增长。1月至7月,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9%。
三一专汽的良好发展态势,是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产业育新培强,持续稳增长、育企业、强链群、促转型、优服务,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1月至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8和1.1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压舱石”作用显著,中小企业活力也持续释放。武冈湖南乡乡嘴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非遗卤味技艺,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湖南香辣”虎皮豆干,成为抖音爆款产品;新邵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深耕创新,热敏打印片年产2000万片、良品率超90%,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左右。1月至7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营收增长10%,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
企业稳健发展,离不开精准服务护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纵深推进“送解优”行动,实现对“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及拟入规培育企业帮扶全覆盖。1月至6月,全市帮扶5260家“四上”企业,收集困难问题2004个,解决1832个,解决率达91.4%。高效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清理,总体清偿率42.59%,居全省第2位。通过“点对点”服务,助力企业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增产增效。
产业链群建设和转型升级同步推进。我市坚持链群共建,推动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1月至7月,全市七大产业链实现产值2061.12亿元,同比增长8.05%,其中制造业产值1354.87亿元、增长7.96%。组织邵阳经开区新能源专用车、武冈卤制品2个集群参加省级产业集群竞赛决赛,邵阳经开区电子玻璃等8个集群参加初赛。
邵阳市通过“智赋万企”行动,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维克液压、东亿电气成功申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我市“零的突破”;规模以上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占比达59.8%,居全省首位;5家企业项目入选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数量列全省第4;企业上云、上平台完成率分列全省第1和第4。
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工信系统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科技项目化、项目成果化、成果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链群化、链群园区化、园区生态化”思路,瞄准工业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全面发力,着力构建邵阳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