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位于长株潭三市融城“几何中心”的雨花经开区,一场空天产业专场对接会在这里举行。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家空天产业企业集中展示其代表性产品,涵盖无人机整机模型、航空发动机零配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包、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等多个品类;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有限公司、北京航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现场签约,显示出空天产业的无限潜力。
空天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以来,这个融合航空、科技、制造与服务的新业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产业概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国各地产业规划风起云涌,万亿级市场“蓝海”澎湃起势。
长沙正在抢占这片“蓝海”。2024年6月,《长沙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布,提出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在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技术应用、产业集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长沙空天产业及低空经济的重点布局区域,雨花经开区在对接会上重点推介园区空天产业优势与发展规划。近年来,园区已引进鸿鹏航空、空天动能、航星传动、华鸿锐光等20多家优质企业,覆盖航空器零部件研发、无人机设计、智能装备制造、信息平台研发应用等多个领域,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势头强劲。根据规划,到2030年,该园区将建设成为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中部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加速器和空天制造产业示范区,力争成为推动长株潭空天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空天产业布局,并非长沙一家之事。株洲凭借深厚的航空工业底蕴,已聚集山河星航、翔为通航等12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入围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湘潭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成立由市长牵头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今年7月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50强榜,长沙和株洲两城跻身低空经济城市50强,分别位列该榜单的第25位、第36位。
抢抓“空天”机遇。记者注意到,当天对接会上,现场进行产品展示的,除了北京、山东等地企业外,还有长株潭三市代表企业;活动现场发放的《企业手册》,收录长株潭部分重点空天企业近30家。“抢抓风口、产业协同、集群发力”,成为三地企业家异口同声的热词。
来自株洲的懿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无人机生产、研发和销售等领域。“我们看中雨花经开区的区位优势、研发实力、人才支撑,将乘长株潭深化产业协作东风,链接更多资源,下一步准备将研发中心落户园区。”该企业负责人介绍。
雨花经开区企业鸿鹏航空以雨花为核心,建设民用中小航空动力产业园,囊括全球MRO中心、汽油活塞发动机生产基地、涡桨发动机生产基地及产业链配套。同时,加强产业协作,辐射全国,在株洲建设鸿鹏航空研发中心。“我们与株洲研发中心保持紧密互动,发挥各区域优势资源,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显著提升。”鸿鹏航空董事长许可达说。
9月26日至28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将在长沙、株洲举行,2000余家国内外参展参会企业将齐聚两地,“湘”约低空盛会、抢滩万亿“蓝海”、共话产业未来,长株潭产业协同将迎来更大“空天”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