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占全市规工企业近三成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05月23日 17:00 【字体:
  

5月19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全省共有1323家企业入围,株洲占103家。

这意味着,株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有望超600家,占全市规工企业近三成。

这些入围的企业从哪里来?又折射出怎样的发展变化?知株侠试图通过这些企业样本,探寻株洲专精特新企业增长之道。

看基本面:

制造业属性鲜明

大企业体量大、投资大、产出高,其带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无需赘言。

但中小企业就不重要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在株洲,中小企业拥有强大的能量场。

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今,全国共培育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株洲共有84家,提前两年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株洲数量位于全省第二。

梳理发现,这些企业呈现出这样的共性:一是制造业属性鲜明,与株洲优势产业高度契合;二是新兴产业企业比重逐年上升,展现出新旧动能转换的活力。

从行业分布看,株洲专精特新企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最大,释放出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势能。从产业赛道看,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领域。

本次入围的103家企业特质就十分明显:先进陶瓷、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占比达60%,与株洲产业优势深度联动:三一硅能聚焦光伏电池,未铼新材料专攻X光机核心零部件“医疗靶盘”,都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株洲传统优势产业不断筑高技术壁垒,提升市场地位的同时,部分新兴产业、企业“后起之秀”凭借硬核实力挺进名单,且入选企业数量在增加。比如,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高精传动、瀚捷航空、山河科技等,就再一次强化了北斗及卫星产业、低空经济产业“起步早、规模小、实力强”的行业印象。

换言之,株洲的产业优势正是企业成长的“土壤”:立足优势特色,坚持优势产业锻长板,战略产业补短板,传统产业抓升级,未来产业抢布局,为专精特新企业打开了融通发展空间,让它们在“1米宽”的市场里做到“100米深”。

再看一组数据:当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市规工企业近三成,64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组成“后备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株洲专精特新企业成色足、势头好,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区域间创新能力均衡提升、协同发展,未来可期。

看样本:

尖刀部队与数改标杆

有人比喻专精特新企业是“小池塘里的大青蛙”——虽体量不大,但能在细分领域释放巨大能量,凭借“专精特新”优势占据竞争高地。

这一特质与企业属性直接相关:它们聚焦特定细分行业,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构建核心竞争力。

知株侠发现,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中,既有从传统陶瓷这类传统领域跑出的“数智化”转型先锋,又有新产业的技术尖兵;既有推动国产化替代的新秀,也有优势企业裂变产生的新企业。

株洲市创锐高强陶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其凭借陶瓷微珠核心技术,成为动力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国际市场份额达13%。

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言:“与其说是‘独门绝技’,不如说是在细分领域19年深耕的必然结果。”这道出了株洲专精特新企业的共性:以持续创新构筑专业壁垒,成为株洲制造的“创新尖兵”。

有一组数据更为直观:2021年,天元区对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进行了专题调研,彼时,该区上述企业体量仅76家,但20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或处于国内前三,31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数智化转型是株洲中小企业转型的示范,它们大多数拥有数字化示范工厂和数字化示范车间,彰显了株洲的“智造力”。

以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打造的“株齿云”平台覆盖全行业高性能传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使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26.4%、生产效率提升32%;其“黑灯智造”生产线无需人工操作,22分钟即可下线一件产品,合格率超99%。

由此可见,专精特新企业有两种坚持:一是创新突破,二是数智化转型。

他们秉持“向高处求独到、向细处求精益”的精神,在细分领域做到“一米宽、百米深”的沉淀积累。

在知株侠看来,这种沉淀积累,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看机制:

激发涌现更多“新面孔”

一场关于“小巨人”的城市竞逐日益激烈。

当前,各地加速落地政策“组合拳”,从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协同效率、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发力,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更好发展。

株洲已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单项冠军”。通过设立“种子企业”培育库,筛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入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大中小融通发展,助力企业做强。

不过,株洲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仍有潜力。从政策的共性来看,未来专精特新企业有望在土地、融资、人才引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获得更充分的要素支撑。

株洲正积极行动:在土地供给端,推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模式,为企业降本增效;融资层面,株洲高新区设立首支专精特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目前归口管理基金达22支,持续拓展基金矩阵。

在知株侠看来,这些措施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其底层逻辑清晰可见:为企业创造韧性生态,与众多灵活、反应迅速的中小企业,稳住株洲产业生态底盘。

今年,株洲再出新招:聚焦“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数字链”,积极构建中小企业全链条贯通式支持培育机制,并推动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等。

成绩也印证这一点:1月至4月,株洲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领跑全省。

知株侠相信,随着更多株洲实招落地,创新型中小企业将不断涌现,助推制造名城掀起新型工业化浪潮。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株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占全市规工企业近三成

336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