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提振消费新观察:生产线如何变身风景线》深度观察,对醴陵发展文旅产业,从吸引游客来醴陵捡瓷、淘瓷开始,以人流带动消费流,用产业IP带动地域IP,将生产线变成风景线、故事线、体验线进行报道。
醴陵陶瓷有上下游企业1500多家,陶瓷产业链集群总产值超过700亿元,日用瓷年产量近100亿件。醴陵捡瓷的火爆源于2023年的一条短视频,“来醴陵捡瓷器”的话题上了热搜,至今依旧火热。
陶瓷产品对作业环境和技术要求都很苛刻,稍有细微的粉尘或者操作误差,就会造成产品不合格。但这些不合格品,仅仅是外观上有瑕疵,并不影响使用,于是陶瓷生产企业就拿出来投放给游客捡瓷。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留住了游客,不论捡到的还是没捡到的,都会顺便逛逛瓷器厂的超市,买一些瓷器回去。
随着“来醴陵捡瓷器”这一话题迅速走红,醴陵这座历史悠久的瓷都,因此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游客们纷纷前来捡瓷、购瓷,瓷器厂成了打卡点。
为了接住这波流量,醴陵市有关部门与媒体也行动起来,组织当地多家陶瓷企业陆续开展捡瓷活动。依托陶瓷产业,从免费捡瓷到低价购瓷,从传统釉下彩到欧美最新款,捡瓷活动不断升级。一些过去以出口为主的陶瓷企业,现在主动腾出专门区域,拿出库存或者尾货,供游客捡瓷。捡瓷给游客带来了乐趣、带来了实惠,也给企业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一家企业在最火的时候,捡瓷活动一天就产生了近10万元收入。
随着捡瓷话题的持续发酵,醴陵的美丽风光与特色美食也频频受到瞩目。如今,来醴陵旅游,捡瓷器、逛瓷器博物馆、品尝地方小炒,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几大体验。今年一季度,到醴陵捡瓷的游客,就突破300万人次。
当前,工厂旅游正从冷门逐渐变为顶流,当把生产线变成风景线,工厂游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醴陵市希望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加速陶瓷产业与文旅的融合,探索新的消费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