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实行“四化两型”,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紧紧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运行和信息化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实力提升,增长加快,结构调优,后劲增强,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的位置明显前移,比2010年上升了5位,一季度在全省排名第四,呈现了“七有”的特点。
一、新型工业化有新位置
今年以来,衡阳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坚持将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不动摇,聚精会神抓工业,全力以赴谋发展,全市新型工业化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在全省一季度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取得了86.93分的高分,位居全省第4位,除长沙外,我市和株洲、岳阳三地市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与此同时,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全市专利授权量、科研创新等新型工业化指标在全省排位靠前。
二、生产要素有新保障
从年初以来,由于来水较少、电煤供应紧张、外购电力十分困难,我省继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后,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省政府从5月6日到5月17日,12天时间内三次密集发出电力供应紧急通知,并多次启动了有序用电。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对能源需求进一步攀升,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下,主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是调煤保电;二是争取用电指标;三是科学有序调度。到4月底,全市社会用电量36.21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21.52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11.24%和16.58%,在电力紧张有序用电情况下,实现了用电量双增长;全市消耗成品油23万吨,同比增长18%,消耗天然气0.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我市没有采取拉路限电和轮流停电,切实保障经济运行、基本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电。3月21日,我市召开了调煤保电工作调度会,提出了奋斗100天,调煤60万吨。从3月23日到5月25日,已调煤32万吨,调煤保电在全省保持第一。由于我市调煤完成好,同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下,我市保持了较高的用电指标,在全省仅位于长沙之后,排名第二。
三、经济和信息化有新速度
今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高速运行。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4.1亿元,同比增长46.9%;累计实现增加值159.6亿元,同比增长23.4%,超目标任务2.3个百分点。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在全省排名位居第四,在“一点一线”中仅次于长沙,排名第二,发展速度快于株洲、湘潭、岳阳、常德、郴州等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个名次。预计5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超过45%;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5亿元以上,增长速度超过25%。1-4月份,在重点工业企业中,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57.4%;星马重汽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77.1%;瑞达电源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120.9%。今年1-4月份,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主营收入1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8亿元;通信光缆线路完成1300公里;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2万户;互联网用户新增8000户;城区数字电视用户新增5300户。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三网融合”小区试点工作,3月底“公安苑”“政协苑”小区试点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5月17日,电信公司、中兴网信、领航科技三家联合打造的湖南首家万云店开业,成功促成“三湘第一云”在衡阳“云谷”正式腾飞。
四、工业技改投资有新进度
今年是衡阳市的“项目建设年”,全市一如既往着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1-4月份,全市在建工业项目个数比去年大大增加,全市在建工业技改项目467项,比同期增加59项,完成投资87.96亿元,在全省排第三位,同比增长52.1%,超目标任务22.1%,增速在全省排四位。1-5月份,重大工业项目已新开工项目38个,新竣工投产项目17个,新洽谈签约项目25个,共完成投资36.64亿元。已有安徽合力车二期、领航科技平板电脑、欧姆龙精密电子手机背光板二期、特变电工特高压四期技改等38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中钢衡重重型矿冶装备制造基地重铸造项目、裕华化工年产20万吨小苏打、怡宝纯净水等17个重大工业项目先后投产或试产;中兴网信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厦门冠耀建材600万平方米干挂空心陶瓷板等25个项目顺利签约;中德变分器有限公司、建滔化工四期、金杯核电电缆等项目正正在抓抢进度,有的正在安装和调试设备及工程扫尾,可望在二季度未或三季度初投产。
五、中小企业发展有新亮点
今年来,衡阳始终将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亮点纷呈。今年全省的中小企业工作会议选在衡阳召开,充分展现了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1-4月,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23.8%。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今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季度全市担保机构共为291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担保总额为12.81亿元;累计担保总额79.88亿元。预计上半年,我市担保机构可为350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担保总额达26亿元;累计担保总额达95亿元。在去年首次发行企业集合票据基础上,今年4月,市经信委牵头中国人民银行衡阳中心支行、中国民生银行衡阳分行认真筹备,精心组织,精选我市十三家企业,准备再次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业务产品,创新融资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加快创业基地建设,利用闲置厂房建基地,依托大企业创基地,新建标准厂房增基地等多种形式,搭建中小企业创业平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月份,全市创业基地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0.36亿元,同比增长26%,预计上半年可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0.58亿元,同比增长28%。
六、园区建设有新突破
以“三比三超”竞赛活动为载体,今年一季度,园区建设、入园项目以及园区经济均实现新突破。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93.57%;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面积3.8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43.26%,其中,园区自建标准厂房完成投资1.86亿元,完成面积9.45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工业项目53个,同比增长70.97%。入园项目当年累计实际到位资金13.96亿元,同比增长88.26%。1-5月份,预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7.77亿元,同比增长73%;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面积6.5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31%。一季度,全市工业园累计规模企业户数319户,累计实现工业税收4.41亿元,同比增长64.27%;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6.36亿元,同比增长28.3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3.71%。
七、节能降耗有新成绩
今年以来,衡阳狠抓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季度,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5.62%,比目标任务多下降9.2%,排名全省第二位。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3%,会继续保持位居全省前列位置。全市10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总量同比下降8.3%,其中大唐耒阳电厂用能45.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7%。在重点节能项目建设上,积极组织实施工业锅(窑)炉节能改造、电机风机变频节能改造、工业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和节能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项目。衡钢工业炉燃气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建滔化工VCM转化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莱德生物药业乙酰甲胺磷能源优化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等节能技改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衡阳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困难和形势更加复杂,能源、电力紧张向长期、常态化转变,宏观金融形势进一步趋紧,土地供应更加紧张的现实背景下,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目标,确保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3%,确保全市新型工业和信息化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我们将突出抓好经济和信息化运行调控,确保全年目标实现;突出抓好结构调整,确保实现科学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突出抓好要素保障,确保煤电油气运供应;突出抓好协调服务,确保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环境优化;要在招商引资、争资跑项、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要在科学发展上争当排头兵。
(来源:衡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