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衡阳市在省经信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在外部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承接了上年快速发展态势,要素保障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做到了总体平衡,确保了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一季度,我市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开局向好,呈平稳向上运行态势。1-2月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4.82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长速度位列全省第三,快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到3月份止,我市规模工业承接前2个月良好的运行态势,稳定向好。一季度,我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2.03亿元,同比增长49.2%,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5.6%。1-2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1.77亿元, 同比增长45.8%;利税15.36亿元,同比增长76.4%,产销率98.36%,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市冶金、有色、电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煤炭等8个行业发展态势较好,工业总产值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冶金行业64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81亿元,同比增长58.75%。有色128户企业完成60.74亿元,同比增长54.13%。电子21户企业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61.9%。食品138户企业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61.5%。医药27户企业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52.6%。建材157户企业完成34.7亿元,同比增长53.5%。纺织36户企业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72.6%。煤炭79户企业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63.5%。
(二)工业用电量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标运行平稳
从用电量看,虽然我市1-2月份处于限电状态,但全市社会用电17.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2%,其中工业用电量9.9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2%,同比增长12.95%,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快于全社会用电量4.53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1-2月份,主要产品原煤产量完成146.46万吨,同比增长28.89%;钢材产量19.79万吨,同比增长23.58%;无缝钢管18.33万吨,同比增长24.35%;十种有色金属完成3.64万吨,同比增长22.46%,其中铅19338吨,同比增长42.32%;电力电缆15133公里,同比增长15.95%;泵52万台,同比增长50.36%。
(三)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据调度,1-2月份我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5.71亿元,同比增长94.69%。一是抓开工在建项目的竣工落成。重点加快富士康、华菱衡钢180机组、特变电工产业园、中钢衡重大型重铸件、建滔化工四期、湘能金杯核电电缆、中航集团等100个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有一批竣工投产。二是抓签约在谈项目的促成落地。重点推进富士康工业城系列产业链项目、中兴通讯云谷项目、玖龙纸业年产50万吨纸浆等一批签约项目启动实施、尽快开工建设。重点跟进万德集团电动汽车产业园、至德集团金属燃料电动汽车、深圳中航中施洗衣机配件、新湘化工20万吨洗衣粉等一批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户,启动相关工作。三是抓央企对接,重点抓中国建材“泥、玻、陶”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中国五矿金铜产业基地、中钢衡重矿冶设备制造基地、中国医药集团养生医药等五大基地、中盐集团盐化工基地等对接项目。
(四)全力以赴打好调煤保电攻坚战
3月中上旬,全省电力需求进一步上升,但受今年以来雨水较少等因素影响,水力发电情况不容乐观。大唐耒阳电厂库存电煤不足5万吨,发电机组无法满负荷运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亲笔致信市委书记张文雄和市长张自银。3月21日,我市召开了全市调煤保电工作调度会,奋斗100天,调足60万吨电煤,确保日供应电煤6600吨。3月下旬,基本上保证了每天6万吨以上电煤供应,保证了大唐耒阳电厂2台30万机组发电,从而缓解了全市乃至全省用电紧张的形势。
二、经济运行增长因素分析
(一)规模工业主要增长点
1、部分重点工业企业支撑
我市一些重点骨干企业抓住当前经济回暖、主要产品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抢占市场,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一季度,在有色金属产业,铜价达到了71000元/吨,较去年均价59000元/吨高出12000元/吨;铅价接近17000元/吨,高出去年均价1200元/吨;锌价接近19000元/吨,高出去年均价1500元/吨。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完成完成铜铅锌三种有色金属产品44302吨,为去年同期的112.8%,同比增产4662吨;实现销售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16.23%;完成工业总产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57.12%。衡钢一季度完成钢管产量27.3万吨,同比增长15.96%,完成工业总产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40.15%。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在2011年一季度在国网、南网、水电、火电、核电、国际市场等中标超过10亿元,目前每个月的产出量均稳定在4亿元以上,3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5.70亿元,同比增长53.73%。星马重汽3月份专用车和底盘双双创下月产历史新高,一季度完成产销专用车602台,同比增长60.53%,完成底盘产销507台,同比增长244.9%,实现产值31337万元,同比增长117.62%。紫光古汉一季度完成10g白蛋白6.7万瓶,同比增长604.94%,完成古汉养生精片1011.97万片,同比增长35.09%,完成销售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58.07%。
2、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支撑
长期以来,特别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我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是我市历年来工业大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的一年,由于一批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和见效,大大增强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后劲,扩大了产能,成为我市今年一季度工业的主要增长点。裕华化工2010年投资1.2亿建设年产20万吨小苏打生产线竣工投产后,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7700万元,同比增长657.39%。瑞达电源一期工程全部达产后,一季度完成产值7400万元,同比增长245.7%。合力叉车项目部分建成投产,一季度完成产值5200万元,同比增长784.79%,目前一个月的产量已相当于去年半年的产量。娃哈哈完成4.37万吨饮料产销,实现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建滔化工去年建设的“3改6”离子膜烧碱、2万吨氯化石腊项目今年竣工投产,实现产值2.7亿元。金山水泥新型旋窑电石渣干法水泥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4000万元。另外,我市祁东、衡阳县的一些铁矿目前陆续建成投产,尚卿、企丰、金沙、三安、湘雁、德丰、顺风、玉峰矿业等,新增产值超过3亿元。
3、新增规模企业支撑
2010年,我市重点抓了市直一区两园、各县市区标准厂房建设工作,通过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引进企业速度。如衡南县园区2010年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入企业70多户,培育了一批新建新投产企业。去年,省统计局提高了规模企业准入门坎,将年销售收入标准从500万提高到了2000万。我市1110户规模企业中,有118户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标准,在这118户企业全部进行退出的同时,我们狠抓了各县市区新增规模企业工作,在年报中,我们组织了150多户企业申报新增规模企业,其中119户企业通过了省统计局的审核,这119户企业今年新增产值10.5亿元。如衡阳县2010年新建2011年新投产中重机械、业美纸业、金山矿石、新雁矿业等8户企业,一季度新增产值超过了1亿元。
另外,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良好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一季度,我市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滞后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影响,衡钢、特变、水口山等重点企业生产不正常,我市只完成工业增加值72.45亿元,总量在全省排位第7。今年这些重点企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后,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的位置出现前移,同时也加快了增加值增长速度。
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宏观环境偏紧,生产要素保障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一)原材料价格大幅走高 ,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月份全国的CPI达4.9%,通胀压力较大。国际油价已突破100美元/桶,国内油价再次上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资金瓶颈约束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进行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企业融资的难度加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三)生产要素保障偏紧影响企业发展
一是电力紧张影响企业生产。二是一季度电煤供应不足,耒阳电厂无法满负荷运行,三是企业用工难。特别是一批新入园企业,由于园区的生活设施不配套,生活成本较高,辞工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土地瓶颈制约严重,一批在谈项目和签约项目难以签约或下地。
四、下阶段工作目标及打算
(一)工作目标
今年要净增规模企业50户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以上。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5亿元,同比增长24%。
(二)重点工作
1、经济运行方面,要确保三个落实。一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是衡阳工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也将是衡阳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的一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思路非常清晰、目标非常明确、措施非常得力,下阶段,我们要围绕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的目标,努力工作。各重点企业要围绕目标保增长,促就业。二是落实经济运行调度和协调服务。坚持科学调度,杜绝各项指标统计的漏洞,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切实抓好企业生产,进一步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引导企业鼓足干劲,创造条件,确保实现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组织专门班子深入企业,全面及时掌握项目的建设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落实要素保障。进一步做好煤、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预案,增加电煤、燃油及重油储备,畅通供应;加强电力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积极协调铁路部门,确保货物运输快速畅通。
2、产业发展方面,要抓好三件大事。一是推动一批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行动,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按照优势优先、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支持一批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年产值过200亿、100亿、50亿的“工业航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围绕龙头企业抓好产业配套、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重点推进富士康工业城建设,切实抓好工业城的规划设计、土地成片开发、标准厂房建设等相关工作,提高项目聚集承载能力;切实加快欧姆龙二期项目建设,并以此带动引进更多的相关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等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依托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推动我市新一代信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为打造“衡阳云谷”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推动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变。支持我市特变电工、衡钢、中钢衡重、运输机械等制造业骨干企业,从单个产品制造商向成套供应服务商转变,在为大型电站、石油钻探、冶金矿山等项目提供主导产品、关键部件的基础上,探索推行“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等业务形态,开展增值服务,推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3、环境建设方面,要强化三大保障。一是服务保障。建立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努力把衡阳打造成行政审批最少、最快、最好的地区。二是生产要素保障。提前做好预案,切实保障企业的水、电、煤、运、气、讯等生产要素。整合土地资源,积极争取扩大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融资支持,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推进一批企业上市融资,今年要重点支持亚新科、湖南机油泵、湖南共创、恒生制药等企业上市融资。三是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引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技术带头人、科研人才、营销专家等高级人才。营造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衡阳市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