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株洲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1年05月11日 08:53 【字体:
  

    今年一季度,株洲市工业经济延续了上年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工业投资稳定攀升,主导产业良性运行,骨干企业强势发展,区县工业协调增长,运行质量继续改善,经济运行“首季开门红”目标顺利实现。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2.3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年度目标的18%左右。其中3月份增加值完成61.55亿元,同比增长29.6%。
  
    2、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3月份完成总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53.2%。
  
    3、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96亿元,平均产销率达到100.6%,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77.6%;
  
    4、一季度,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长31.6%,完成年度目标的8%左右。其中,3月份完成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22.5%。
  
    5、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为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9%,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0.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主导产业良性运行。一季度,我市以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装备为主的装备产业,以有色、化工、建材为主的原材料产业,以食品、医药、陶瓷、烟花为主的消费品产业和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均呈现上行发展态势。装备产业中,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三大轨道交通主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45%和271%。汽车整车从年初开始进入批量生产,汽车零部件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航空发动机产量虽然增长不大,但产能得到明显提升,为承接更大批量的订单打下了坚实基础;原材料产业中,铅锌冶炼基本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价格呈上升趋势。硬质合金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拉动下生产趋旺,产量同比增长20%左右。PVC、硫酸等主要化工原料产品价格也维持高位。玻璃生产在维持平稳的同时,正在为产品升级作准备。水泥产品因市场价格上升,中材水泥、华新水泥两个新上项目的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消费品产业中,中成药因产品销售状况改观而扭转生产下滑局面,产量同比增长6.5%。食品生产通过唐人神、好棒美等企业填补太子奶的减产,总体仍保持了增长。醴陵陶瓷和烟花两大传统产品国内外市场订单仍较饱满,生产继续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新兴产业中,风电装备生产批量进一步放大,工塑材料、绝缘材料、切削材料等新材料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产量同比增幅均达到30%左右。

    2、骨干企业强势发展。一季度,我市30家重点调度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98亿元,平均增幅达到48%左右,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8.3%,同比提高近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16家“5115”工程企业完成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0.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其中,南车株机公司尽管受铁道部人事变动影响,部分订单得不到落实,但一季度生产仍然较为饱满,共完成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33%;电力机车研究所在上年产值实现百亿跨越后,继续延续高增长势头,其旗下的时代电气、时代新材、时代风电三大子公司一季度分别完成产值21亿元、7亿元和4.5亿元,同比增长180%、29%和67%;联诚集团、南车电机在主机企业的带动下,一季度分别完成产值5.5亿元和12亿元,同比增长72%和86%;株冶、株化、株硬三家原料类生产企业尽管产量增幅不大,但由于产品价格上升,一季度产值分别增长10%、7.1%和55%;唐人神、南方航空两家企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另外,前两年,我市一批重点调度企业一度受诸多因素困扰而呈现生产萎缩、效益下滑。今年以来,除太子生物、中铁桥梁继续低迷外,其它企业运行状况已明显好转。其中,车辆厂今年的路内、路外、出口三大市场的订单都好于去年,一季度生产十分饱满,共完成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达200%以上.千金药业通过优化营销策略,大力整合市场,销售情况明显好转,一季度完成产值1.6亿元,扭转了下滑局面。智成化工通过装备改造和产能调整,一季度实现增产减亏,完成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1%。建雅摩托通过了新的市场准入门槛,产能得到充分发挥,月均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为上年最低月产值的5倍多。

    3、区县工业协调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速、保提质、保民生”的工作要求,积极承担市经委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格推行目标管理,认真抓好均衡生产、均衡发展,区县工业继续呈现同步、协调、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一季度,除株洲县由于区划调整问题影响工业增速外,其它县市区均呈现较快增长,其中醴陵市产值增长50%,石峰区增长45%,攸县增长51%,荷塘区增长40%,芦淞区增长34.8%,天元区增长50%,茶陵县增长42%,炎陵县增长69.3%。

    4、运行质量继续改善。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在总量持续扩张、速度高位运行的同时,整体运行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提升。一是结构进一步趋优。以装备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5%左右,同比提高4个多百分点;二是能耗进一步下降。1-2月全市规模工业能耗总量为63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到15.8%;三是效益进一步趋好。1-2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4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利税总额19.7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9.89亿元,同比增长66.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1.4%,同比提高36.8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1、要素供应趋紧。3月份以来,全省电力供应趋于紧张,我市用电负荷下调10%左右,限电对象主要为工业企业,按度电产值35元计算,我市3月份因限电影响产值就达15亿元左右。与此同时,煤炭供应十分紧张,我市用煤企业库存普遍下降,华银株电存煤一度达到历史最低,调煤保电工作压力很大。此外,原材料市场供不应求,株冶、株化等企业长期陷于原材料采购难的困境,生产组织面临很大困难。

    2、生产成本上升。目前,石油、煤炭、矿石等大宗原、燃料价格一再上涨,对传统工业构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我市一大批企业困此而陷入增产不增利的局面,如株冶等企业今年一直处于微利运行,智成等企业则面临严重亏损。同时,目前用工成本也在持续上升,陶瓷、烟花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承受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3、宏观环境挑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景气,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低于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和“保民生”,调低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存款利率一再上调,受之影响,我市金融机构信贷增幅同比大幅回落,一季度全社会贷款余额584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票据融资由去年同期的23.7亿元锐减至15.3亿元。由于宏观环境趋紧,工业经济运行已面临的新挑战,我市工业后期增长形势将因之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来源:株洲市经信委)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一季度株洲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333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