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出台后,湘西州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研究出台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特别是2021年9月召开的湘西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确定为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的目标任务,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湘西州工信部门牢牢把握产业转移新机遇,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扎实推进“五个一”工作,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在工信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把规划引领作为第一任务。积极配合发改等部门,推动出台了《湘西自治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2019年版),坚持规划引领,有力推动工作开展。
二是把产业园区作为第一阵地。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前沿阵地,加快“五好”园区建设,加快扩区调规、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项目、政策、要素、服务向园区集聚,着力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目前,全州共有省级产业园区9个,其中,省级高新区2个。9个省级产业园区核定面积44.19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32.0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1.35平方公里。园区累计建成标准厂房360多万平方米,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
三是把优势产业链群建设作为第一工程。2021年3月,湘西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意见》,全面推进优势产业链群建设工作。建立了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产业链领导小组双组长、州级领导任链长和州县联动“五个一”工作机制,以“链长制”为总揽,高位推进酒业、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等10条优势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2+4+4”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专项政策支持,相继出台了酒业、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建材与装配式建筑、文旅产业等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产业链建设能力提升、链上企业培育、精准招商等“六大行动”,统筹推进强链延链补链。今年1-7月,全州实施189个优势产业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44亿元,产业链招商签约项目40余个,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文旅产业等产业链“四上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湘西州酒业、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已呈现集群发展良好态势。
四是把招商引资引智作为第一选择。组建工业招商专班等招商专班和招商小分队,主动外出招商,聚焦10条优势产业链群建设,“一对一”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奔赴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地区,积极开展“产业招商”、“订单招商”“以商招商”。今年上半年,州工信局电子信息产业链专班协同凤凰县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抢订单”招商,先后与广东思格雷、深圳雾芯科技等3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白酒产业链专班组织酒鬼酒公司、湘泉酒业等7家白酒重点生产企业赴长沙开展抱团参展招商活动。1-8月,全州已签约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协议投资额98.6亿元。2019—2022年,全州紧盯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向外转移发展的契机,组织开展“招商攻势”,先后引进工业项目150多个,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素。从2019年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湘西州工信部门坚持以务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在金融服务企业方面,2019年设立州转贷应急资金平台,设在州工信局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到2022年二季度转贷应急资金整合、划出,期间累计为全州中小微企业办理应急转贷金额18亿元。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积极协调对我州部分高载能、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一口价”政策,每年落实优惠电价额度1亿元左右。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持续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全州累计清偿拖欠企业账款3.4亿元,纳入清欠平台的年度欠款全部清零,欠款清偿率达到100%。在政策支持方面,于2020年疫情防控初期,在全省较早推动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意见》;同时,积极配合州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推动出台了湘西州《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湘西自治州贯彻落实〈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湘西州工信部门继续大力推行干部联企、“白名单企业”等制度,建立干部联企名单、产融合作企业库等名录,积极开展“三送三解三优”、“一起益企”、“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等行动,实行专员、专班、专家“三专”助企服务机制,发扬服务企业“娘家人”“店小二”精神,在政府采购、融资服务、合作订单等方面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有力助推企业稳续经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