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长沙市打出系列组合拳,奋力推动全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目前,全市中小企业总数达61.7万家,长沙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九,中部第一。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长沙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纾解长沙市中小企业困难的若干意见》《长沙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岳麓登峰”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全市新增中小企业约8万家,增长率达到16%;300余家企业参加了“2022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933家企业获批创新型中小企业,长沙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1674家。
二是开展梯度培育。围绕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开展各具特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着力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做精”“精上市”“市成长”,全市中小企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市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1家,占全省比重为30%;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家,占全省比重42.5%新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数量居全省第一;6家中小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87家企业入选长沙市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上市培育库,350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为企业争取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32万元,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2480万元。市财政共投入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全市办理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08.85亿元。充分发挥政策性基金和普惠金融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底,长沙市转贷基金、长沙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长沙市小微天使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累计帮助1.2万余家企业获得融资约400亿元;2022年度,银行机构为在长企业提供续贷2000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四是保障要素支撑。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集聚发展资源,推动投资服务、政务服务、要素服务、权益保护、亲清关系、普惠包容“六个升级”,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强化人才支持,出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靶向引进科学家、“高精尖缺”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长沙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列。强化科技赋能。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2360家中小企业实现发明专利破零,411家中小企业实现发明专利倍增,18家企业获评湖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标杆企业。
五是维护企业权益。有序推进“法治+产业链”建设,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立了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行业+专业”的优质公益法律服务;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成立集群法律服务部,为争创世界级产业集群贡献法治力量。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有序推进,去年以来,共收到投诉、举报线索26条,督促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清偿欠款53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