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兴县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整齐划一。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创新企业分类管理打造永兴样板。
一是分4类设计倒逼升级。不再单独引进新的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对园区原有32家企业设计出甲类重点支持、乙类保留现状、丙类转型整合、丁类强制退出4个类别,一年一次动态调整的分类管理机制,推动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企业转型升级、减污降碳及绿色增效。确保到2025年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削减5%~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7%,GDP能耗下降10%,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5%,源头减碳120万吨等。二是用6项指标科学评选。组织经开区、发改、科工、财政、应急、环保、税务等单位及专家在企业自评的基础上,按照清洁生产、绿色工厂创建、危废管理、投资规模、亩均税收、安全生产等6项指标,对企业进行分类分层量化考核评选。今年首次评选出甲类企业12家,乙类企业15家,丙类企业1家,丁类企业4家,其中,12家甲类企业计划总投资65.94亿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提高企业规模和技术标准。三是从4方面精准施策。对甲、乙、丙、丁4类企业分别实施对应政策,其中,对甲类企业优先保障土地、电力供应,助力申报中省项目、资金,享受财政扶持和能耗、融资、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对乙类企业不支持建设内容变更、申报中省项目资金,不安排为单个企业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收回能耗、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富余部分;对丙类企业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对丁类企业责令停产停业。1-4月,永兴县财政产业扶持基金已拿出1.24亿元支持甲类企业发展;对鑫旺等4家企业启动强制退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