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仿佛一只黑天鹅,让人猝不及防,有经济学家甚至说,这只黑天鹅现在还没有完全展开它的翅膀。
幸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长沙经济经受住了这次重大考验。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主持召开市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我们看到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长沙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在做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时,如此评价:长沙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主要指标“由负转正”:1-3月,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工业、固定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由负转正。
财税指标“稳健向好”:税收占比排全省第一,税收规模首次超过郑州,居中部省会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在中部省会保持第1位。
滞后指标“触底回升”:1-3月,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降幅比1-2月收窄4.2个百分点。
先行指标“走出低谷”:用电量是地方经济风向标之一,1-3月,长沙工业用电量环比1-2月回升4.7个百分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每一份光鲜的背后,肯定都有许多超乎寻常的努力。
长沙市委、市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早抓、快抓、采取超常规措施抓,是取得一季度阶段性成绩的关键所在。
早在2月15日,长沙市政府积极响应众多中小企业的呼声,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支持中小企业共度难关的若干意见》,从市级层面拿出20条硬核措施、真金白银地帮扶中小企业共克时艰。
2月29日,长沙市举行金融战“疫”银企对接会,签约48个项目,总金额502亿元,目前已投放到位300多亿元。
这两个月时间,长沙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企业用工、稳投资、产业链建设、发展软件业、企业上市、外经外贸外资等多个专题会议,同时马不停蹄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对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高位高频调度、超前研判、全面部署。
从3月9日开始,“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的竞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星城大地比学赶超、热潮涌动。
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特别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3月31日全省稳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全省投资增长目标上调至10%左右。
面对中央和省里的新要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在昨天召开的市委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保持定力,进一步推动超常规举措见效。
补短板,长沙软件产业再出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长沙软件业务收入排名在20多位。无疑,软件业是长沙的短板。
在本次疫情当中,包括长沙在内的很多国内城市,以软件业为根基的数字经济忽然间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比如说,云直播教育、线上生鲜到家服务、机器人送餐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