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长沙晚报启动“智能制造看长沙”系列报道,深入长沙工业园区、产业项目现场,探析智能制造“长沙模式”的开启路径。
长沙从2015年开始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目前已有20个企业和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获批数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2017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等率队来到长沙,观摩8个产业项目,高度评价长沙智能制造成绩。
长沙的汽车产业“驶过”2017年,正式晋升长沙“千亿产业”行列!
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沙汽车产业在建项目、投产企业、汽车新品、汽车产销等方面精彩纷呈。2017年3月,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动工;2017年12月,猎豹汽车长沙分公司投产;同是12月,猎豹CS9EV、君马汽车、广汽三菱祺智PHEV先后下线,你追我赶;长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随着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上汽大众接连落户星城,长沙汽车产业逐渐在全国汽车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汽车企业为何能在长沙快速集结,积起冲天之势?记者走访长沙几家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后发现,智能制造是核心动力。
整车智造“优等生”:一分钟下线一台新车
记者日前在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看到,车间里忙碌的工人还没机器人多。在焊接车间,491台机器人遵照指令,灵活、准确地焊接车身各处。广汽菲克副总经理李进告诉记者,焊接自动化水平达到75%。
喷涂车间则采取封闭式作业。记者看到,广汽菲克配备44台喷涂机器人,白色的油漆从机器中像雾一样喷出,精准地喷涂到车身上,实现了车底防石击涂料及车身油漆的100%全自动喷涂。李进自豪地介绍说,总装车间的自动化水平也很高,可实现高节拍自动混流生产,89秒可下线一台新车。
上汽大众长沙工厂近两年也将生产节拍提速:从每小时生产60辆提高到62辆,不到1分钟便可下线一辆新车。记者日前走访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看到,600台机器人依次排开,有条不紊地将冲压好的部件进行焊接、涂装,之后有序地送上装配调整线。神奇的无人驾驶小车——智能自动牵引小车更是令人大开眼界。记者看到,工人只要按下零件代码,小车就自动将部件运往工位,在低电量时,还能“自觉”回站充电,充满电后,又跑回工位上班。
作为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三驾马车”之一,广汽三菱工厂配备了研究开发中心和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具有先进技术的生产车间。记者采访发现,广汽三菱通过导入机械臂、自动化辅助输送线和AGV自运行小车等智能化设备,为需要的工位配备辅助机械手,确保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率地生产产品。可以看出,长沙整车企业早已实现自动化,并朝智能化方向深化。生产智能化的提高,一方面满足了市场订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引领整个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制造。
老企困顿又逢春:长丰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制造2025”标杆企业
长丰猎豹是长沙汽车产业绕不开的话题,猎豹汽车曾在消费者中以“军工品质”闻名。后来却因种种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蛰伏多年后,长丰集团在2015年4月携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全新城市SUV车型猎豹CS10,在上海国际车展隆重登场。2017年12月,长丰集团在长沙经开区投建的猎豹汽车长沙分公司也正式投产,老企“发新芽”。
昨日,记者在猎豹汽车长沙分公司焊装车间看到,85%的工作由152台自动化、高效率的机器人完成;在总装车间,原先需要几个产业工人协作安装的轮胎,也换成了机器人操作,45秒内四个轮胎可一次性完成安装。记者在总装车间看到,一台发动机被一台升降设备托举着缓缓上升,精准定位到车底下,产业工人仅需拧紧螺丝。正纳闷这是什么“黑科技”时,猎豹汽车长沙分公司总经理周志辉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大型AGV平台,主要用于悬架、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装配,可自动对位安装。”
周志辉还透露了猎豹汽车与联想大数据已达成的战略合作,未来将运用大数据计算、数据集成、工业物联网集成、数据智能分析、数据资产管理等数字化、信息化平台,以数据为引擎,深挖和探索工业生产数据价值,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
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表示,未来三年将逐步实现工厂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决策自主化,致力于成为“中国制造2025”标杆企业。
配件企业聚星城:汽车产业腾飞蓄足动能
2017年,长沙汽车产业版图持续扩张,多个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项目次第开工建设,为长沙汽车产业的腾飞蓄足动能,也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智造水平。
2017年3月,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在长沙落地,标志着广汽三菱汽车由单纯的整车制造企业向完善的全领域高端汽车企业突破与进化,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广汽三菱将引进生产最先进的三菱发动机,搭载在现有车型及新车型上。这一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不仅能极大助推长沙新型工业化建设,更能带动上游企业的智造水平。
位于望城经开区的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也为长沙汽车零部件制造增添了“生力军”,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拟建设年产1200万只轮毂、2万吨凯斯曼合金配件生产基地和中信戴卡南方总部及研发中心。
从一丘黄土到钢柱林立,再到封顶投产,不到7个月,中信戴卡不仅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戴卡速度”,在产品轮毂上, 更烙上“戴卡智造”的标签。该项目以“无人化制造”为目标,打造智能化生产升级版,工厂自动化率超过六成,是世界铝轮毂生产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智能化技术最新的工厂,也是长沙先进制造业的标杆。
记者注意到,长沙戴卡一期厂房呈“U”型布局,相对于传统厂房“一”字型布局节约用地50%,节约管网超过50%,自动化程度近70%,节省人力60%。
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企业密集落地,长沙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无芯”到“有芯”的转变。
中国汽车产业“中部板块”正在湖南和长沙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