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郴州市经信委召开了关于落后产能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座谈会。会议由市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继耀主持,市委改革办领导、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会议就郴州市近年来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情况做了总结汇报,并对《郴州市推进落后产能市场化退出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场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郴州市化解过剩和落后产能工作连年位居全省市州前列,被省政府作为湖南省先进典型接受国务院督察。2011年以来,全市关闭小企业40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和生产线500余家,其中进入国家落后产能公告的企业72家;有色冶炼企业从2013年的200余家整合到50 余家,完成关闭退出煤炭81个;全市关闭了120余家采石场。2016年,该市开展了特困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调查摸底,组织了钢铁行业联合执法检查,关停了80余家产能落后、污染严重、整改无望的“十小”工业企业。
会议强调,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重点是僵尸企业的退出和淘汰落后产能。要坚持市场主体化,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主动减产、申请破产或进行技术改造。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健全各部门间的信息联动。二是强化资金支持,落实价格政策。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优惠电价政策进行清理整顿,对不达标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三是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是开展“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工作。四是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关停企业在经济上适当给以照顾,提前做好关停企业的人员安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