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郴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继续加快。上半年,全市工业三大门类增速“一高两低”:制造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个百分点,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平均3.7、5.8个百分点。全市新兴产业保持良好态势,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三大行业总产值累计分别增长9.6%、11.5%、8.2%,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0.7、0.4、0.7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六大高能耗产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低0.3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
一、加强政策扶持,以规划引导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出台了《郴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研究制定了《郴州市新型工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把转型升级确定为推动郴州由传统工业大市向现代工业强市跨越的必由路径。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明确了工业转型发展的目标、转型的重点和路径。资兴市重点培育“六大新兴产业”,提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八大产业链”。郴州高新区提出延长产业链促转型、两化融合促转型、补齐短板促转型、招大引强促转型的思路和举措。安仁县坚持优先发展电子信息、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汝城县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生物产业。
二、优化投资结构,以项目建设支撑转型发展。工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计划确定了5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69.5亿元,新型工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12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展工业项目大会战活动,实行重点工业项目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制度,积极为重大工业项目协调解决用水用地、电杆搬迁、道路不畅、证照办理等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性较高,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郴州高新区引进的正威集团稀贵金属产业供应链体系已正常运营,完成税收2亿多元;资兴市铧钢制造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临武县引进的湘能重工投资1.4亿元建设风力发电塔架项目半年不到便实现竣工。
三、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获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全市已建立5个院士工作站,2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5家省级研发中心,65家市级研发中心。郴州高新区设立1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金贵银业、柿竹园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永兴县政府与中南大学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研发机构9家,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50余项。桂阳县建立政府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发放专利奖金41万元。
四、强化绿色环保,以整合集聚助推转型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执法、严格实施能耗、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相关行业准入条件,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永兴县对稀贵金属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实施整合升级,将50家主体企业整合到30家并集中入园发展。桂东县推动化工产业全面退出,并将11家硅冶炼企业整合为5家。嘉禾县整合整顿铸造小炼铁企业58家,压缩产能4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