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547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820亿元,工业招商引资总额达到920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达到39.2亿元,建成3个标志性产业基地、6个标志性产业集群、10家标志性领军企业、45个标志性品牌产品,全市市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增加到400户……
在日前出台的《娄底市加速转型奋力赶超工业提振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工业发展目标。娄底,这座因工业而立的城市,目前正按照《方案》的部署稳步实施,朝着既定的目标昂首迈进,意欲重振工业雄风,建设工业强市。
全力实施工业提振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主导、建设工业强市,实现加速转型、奋力赶超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通过3年的攻坚努力,实现工业总量扩大、产业结构优化、运行绩效提升、创新驱动增强、园区工业翻番。
“围绕目标的实现,我市将重点实施‘制造强市推进、智慧娄底创建、创新创业驱动、园区工业倍增、纳税大户培育、企业家队伍建设’六大工程,突出打造“制造强市”和“智慧娄底”双引擎。”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
具体来说,关于制造强市推进工程,我市将依托娄底大道的建设,重点建设娄底大道现代制造业走廊;着力打造我国精品钢材和薄板深加工产业基地、中国中部地区(娄底)不锈钢产业基地、湖南省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发展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重点产业;全面实施创新发展、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管理升级、产业融城、绿色发展等六大重点工程。坚持传统产业高新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资源优势向循环经济优势转变,由简单粗放式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突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促进冶金、化工、建材、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到2018年,基本实现娄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形成娄底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新跨越。
关于智慧娄底创建工程,我市将把握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契机,构建“动态感知、共享协调、智能决策”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智慧政务、智慧管理、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为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重点推进“云上娄底”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力推进“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免费wifi全覆盖”“智慧教育三通两平台”惠民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云”“娄底制造业协作公共服务平台”“娄底与长株潭产业协作平台”。到2018年,初步实现信息网络无线化、电子政务共享化、智能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的智慧娄底新格局。
关于园区工业倍增工程,我市将围绕“建设一个专业园区、集聚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龙头企业、配备一个专门班子、出台一套政策措施”,加快专业园区集群发展,力争到2018年,基本建成薄板深加工、不锈钢、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精密陶瓷、建筑装配、移动互联网、应急装备、锑品深加工、农机和生物医药等十大专业园区。
在纳税大户的培育上,我市将在现有40户纳税大户的基础上,遴选60户以上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成长性企业,纳入重点税源培植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3年培育成纳税大户。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将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敢闯敢干、追求卓越、勇于致胜”的娄商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企业家追求卓越的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到2018年,在全市培育形成一支200人以上的精通经营管理、诚信守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