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工业园区“一权两制一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督查情况通报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6年06月12日 00:00 【字体:
  

  为贯彻落实市委园区攻坚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常德市园区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近期对全市园区“一权两制一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市园区“一权两制一司” 体制机制改革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园区“一权两制一司” 体制机制改革仍在进行中,难点主要在权限对接和财政独立方面。从“一权”来看,区县市均出台了相关制度,明确审批权限下放目录,部分园区启用了“2号公章”。从“两制”来看,一是园区行政管理体制上,大部分园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园区行政管理体制,设立了内设机构和分局,建立了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实行封闭式运行;二是园区财政管理体制上,大部分园区虽然设立了财政分局,但除常德经开区、西洞庭工业集中区外,其余园区均未设立金库,未能真正实现财政独立,基本按包干制、报账制运行。从“一司”来看,各园区均成立了园区经营开发公司,除武陵工业园开发公司外,其余园区开发公司均已开展融资业务(武陵工业园开发公司预计今年可开展融资工作)。

  二、各园区“一权两制一司” 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一)常德经开区

  一权:目前市委2014年1号文件中要求下放的69项行政审批事项,除环保方面的3项职能以外,其余66项行政审批事项均已下放到位,企业项目申报审批基本实现“足不出园”。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园区内设机构完备,设立了工商、质监等分局;园区绩效考评实施方案由园区自行制定执行;园区基本实行封闭式运行。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了独立运行的财政金库,根据《关于调整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体制的通知》(常财办发〔2014〕65号),对常德经开区财政固定收入及与市级共享收入进行了明确划分。

  一司:成立了常德市德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其出资人已变更为市国资委,2015年公司融资额达到35亿元。

  (二)武陵工业园

  一权:目前武陵区的部分行政审批权限尚在市直单位,因此“一权”难以真正下放到园区,尤其是部分重要部门的审批环节,如规划立项、土地报批、环保审批等。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园区目前未实现独立的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管委会下设四个部室,未设立相关分局;园区管委会绩效工资按照武陵区相关制度执行。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区财政每年拨付1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一司:2013年下半年成立了常德市武陵区工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可开展融资工作。

  (三)鼎城高新区

  一权:出台了《关于明确鼎城高新区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使用系列“2号公章”的通知》(常鼎政发【2014】7号),将12个区直部门行使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70项行政审批事项及管理职能下放给园区,启用“2号公章”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和经济管理业务工作。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园区内设一办四局一中心,设立了国土、财政等分局,公安、工商等单位在园区成立了派出机构,发改、住建等6部门明确专人派驻园区政务中心集中办公,基本实现办理园区事务不出园;行政区划方面,目前灌溪、石板滩两镇已由园区管理,园区对两镇有人事建议权和管理考核权,园区综合管理职能基本实行封闭式运行。2、园区财政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区财政每年打捆拨付资金5000万元至园区,园区财政分局行使园区计划内财政专项、人头经费的财务核算和项目评审职能。

  一司:2010年成立了常德鼎力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升级为市级融资平台。截至2015年,公司累计融资29亿元,今年计划融资30亿元以上。

  (四)安乡集中区

  一权:县委、政府出台加快园区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规定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在规划区范围内行使县级管理权限,发改、规划、住建、水利等8个单位共29项行政审批权限已下放到位,并启用了 “2”号公章。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集中区管委会内设一办四局一中心,设立了国土、财政、公安分局;集中区对规划范围内镇村统一行使行政管理管辖权限,实现了园政合一,并规定开发一块园区接管一块。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实行税费返还,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县财政给予集中区总额1.2亿元的资金扶持。

  一司:新成立县城投公司,明确为集中区二级独立经营公司。

  (五)汉寿高新区

  一权:出台《关于印发高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汉政函〔2014〕25号),明确下放25项行政许可事项权限及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特设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园区内有关县级许可和手续统一在此办理。园区已启用“2号公章”,其他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确立“明确专人、限时办结”的制度,提高审批效率。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园区内设一办四局,设立了国土、财政等分局;绩效考核方面,由县绩效办对高新区实行单独考核,考核结果与高新区干部职工待遇直接挂钩;行政区划方面,目前株木山乡竹子陂、左家庵、马嘶桥3个行政村已划归园区管辖,园区管理职能基本实行封闭式运行。2、园区财政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县财政拨款到园区,包含人头经费、运转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基金等,由县财政局进行监管,超出部分的基础设施投入由园区融资解决,税收按照“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原则执行。

  一司:园区以原有的通和园区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主体搭建自主投融平台。截至目前,通和公司已累计融资2.2亿元,今年已与县信用联社达成1.8亿元融资意向,省政策性银行融资2亿元和国家项目基金1亿元也正在积极争取对接中。

  (六)澧县经开区

  一权:县委、政府出台了支持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首批发改局等8个单位共27项行政审批权限已下放到位,并实质运行。具体审批发文采用由授权单位将盖章后的空白文件、函、证照预留开发区的形式办理,除项目设计初审外其它项目建设审批权限均可在园区内办理。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区管委会内设一办四局,设立了国土、房管分局;园区暂无行政区划及对镇村的行政管辖权限,暂未实施灵活多样的绩效工资制度。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县财政目前每年给予园区5000万元资金支持。

  一司:成立了园区经营开发公司——澧州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开发区的土地储备与经营、投融资及开发建设任务。2015年实现融资2亿元。

  (七)临澧经开区

  一权:县委、政府出台了支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首批发改、规划等单位共24项行政审批权限已下放到位,启用发改、规划“2号公章”,其它部门采取授权审批形式,开发区办理,部门备案。县委政府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在开发区,除国土等个别审批事项外,基本实现了审批不出园区。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区管委会内设一办四局一中心;从2015年起,将原属开发区管理的社区整体划转,不再履行社区管理职能,只对园区内企业社会事务进行管理。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从2014年起,县财政对开发区实行包干负责制度,每年拨付开发区2500万元。同时,园区新增长税收的县级部分,全部返还开发区。

  一司:成立了常临公司,实现融资近1亿元。

  (八)桃源集中区

  一权:2014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桃源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意见》及《关于明确桃源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使用系列“2”号公章的通知》等文件,将县直12个职能部门、55项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园区管委会,并启用了“2号公章”。2015年初,对“2号公章”实施“见章盖章,见文换文”,目前园区已通过“2号公章”批回土地16宗共1122亩。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园区内设一办四局,设立了国土、财政等分局;园区管委会制定了独立绩效工资制度;由于园区内有部分乡镇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对乡镇的管理权限牵扯到民族政策享受等问题,因此园区综合管理职能未能真正实行封闭式运行。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目前园区无独立金库,财政拨款到园区以保证园区的刚性支出,年底将出台办法,进一步明确园区财政与县财政分灶吃饭、税收分成等措施。

  一司:2013年园区成立了桃源县经济开发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已累计融资4.8亿元。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预备划拨200—400亩土地作为抵押物,再成立1家园区公司—桃源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等手续,新公司预计今年可融资1亿元以上。

  (九)石门经开区

  一权:县委、政府出台了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意见,首批39项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限已下放到位,对暂未下放的审批事项实行全程代办。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区管委会内设一办三局,设立了国土、财政分局;今年撤乡设街道改革以后,开发区完全独立出来主抓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由相关街道负责;开发区对辖区内的街道、村有较强的管理权限。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发展,园区各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土地净收益等全额返还。

  一司:将原石门经开区宝峰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石门城建投公司中独立出来,组建石门县宝峰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升格为县级融资平台。

  (十)津市集中区

  一权:津市市委、政府出台加快园区发展的政策意见,发改、规划、住建、财政等12个单位共39项行政审批权限已下放到位,并与园区签订了授权委托书,启用了“2号公章”。

  两制:1、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园区内设一办四局,设立了国土、财政分局;集中区对范围内街道、村统一行使行政管理管辖权限,实现了园政合一;集中区干部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2、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园区无独立金库,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津市财政给予集中区总额1亿元的资金扶持,建立了分税制度,集中区新区税收形成的津市市本级收入全额返还集中区。

  一司:成立了津市嘉山实业有限公司,2016年已融资到位7400万元,另有2.5亿元的贷款正在洽谈之中。

  (十一)西洞庭集中区

  西洞庭工业集中区与西洞庭管理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合署办公、园政合一,基本建立了“一权两制一司”体制机制,2009年设立了投资公司,归口区财政局管理。目前,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西洞庭管理区拟将西洞庭工业集中区从管理区中单独分设出来,已成立了西洞庭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筹),明确了专门人员。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常德市工业园区“一权两制一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督查情况通报

766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