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经信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企业安全生产
近年来,攸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坚持换位思维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履职尽责助力转型升级,近期以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惠企政策落实年”以及“助推企业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助推新型工业化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超前服务“改良土壤”,推进“扎根工程”
调查研究“优配方”。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形势分析研判,该局努力解决服务企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组织专门班子,统一步子,以“摸清底子、出好点子”为目标,走访企业现场,加强产业调研,力求准确掌握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形成《工业发展重在提速提质》、《小香干大产业》等调研成果,提出清晰明确且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健全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网络装上“监控器”,为推动县域产业又好又快又安全发展的政策出炉当好“助产婆”。
政策导向“优环境”。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攸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业安全领导小组等机构,在全县打响“一切围绕工业服务、围绕一切工业服务、围绕工业一切
服务”攻坚战。完善治理体系,调整产业方向,加强产业协调,引导产业发展,形成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建材陶瓷等十大重点产业和“一区两园”安全发展格局。
精准服务“播撒阳光”,推进“培育工程”
联点交办“强执行”。秉持“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理念,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全程跟踪式保姆服务,专门班子坐镇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共性问题;在抓好现有企业培植的同时,主动对接沿海或内地优势产业,吻合传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成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企业),不断壮大县域工业队伍;推进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坚持交办制,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交办、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对一”帮扶,形成问题收集、交办、跟踪、督办的服务体系,先后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00余件次,其中现场办公90件次;扶持“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模企业30家,目前全县工业企业达2000余家。
绩效考核“强责任”。落实《促进观念和作风转变30条》、《乡镇(街道)工业发展工作考核细则》等规定,强化县级领导挂点督办和部门联动服务的工作责任,预
安销号、绩酬挂钩,采取百问百评、公开承诺、环境监测等制度,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继续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生产”活动,立体式大排查大整治,全方位强化安全监管,通报督查情况,限期整改安全隐患,近几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启动全县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管理平台建设,推进“两型”示范企业创建,建立百家成长型企业培育目录,指导28家企业创建数字化企业建设,帮助5家企业申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创建,创树“信息化示范企业”10个样板;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进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等循环经济项目;加强品牌创建,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入选首批50个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以及申报专利,共300项次,有效扩大了“攸姓产品”市场份额。
跟踪服务“充足养分”,推进“成长工程”
人才引领“练内功”。尊重人才、尊重劳动,近几年县政府兑现工业奖励3000多万元,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加大对研发型、科技型、管理型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引进优秀人才100余人次。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实施
人才强企战略。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姻”,深化产学研战略合作,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指导5家企业进行制造业ERP系统集成培训,帮助多家企业培训3G技术应用;组织企业高管赴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督促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高现代化操作技术水平;筹划企业管理高级研修,培育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搭建经营管理人才梯队。
融资对接“激活力”。创新服务模式,搭建融资平台,破除融资瓶颈。每年组织金融单位与企业“面对面”对接,近4年银企签约累计为企业融资20多亿元,贷款贴息400余万元;为企业申报项目100余件次,每年争取项目资金总额1000万元以上;牵头成立攸县中小企业信用协会,2年来帮助企业融资近2亿元;推动1家企业成为市内首家在省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协助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好上市调查准备工作。
企业活,县域活;工业兴,百业兴。近几年,攸县新型工业化考核省排名由前20强迈进前10强,市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市非公有制经济考核排名稳居第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获评省红旗单位、省先进单位,以及“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称号。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