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颁布施行和湖南省委省政府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措施意见出台和实施,益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1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涉及到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产业、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7大领域,全年实现增加值90.7亿元,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90.3%,成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
201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有97家,其中,装备制造业13家,新材料28家,文化创意3家,生物产业8家,新能源产业5家,信息产业19家,节能环保产业24家。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发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对工业经济贡献日益提高。
产业规模初见雏形,优势产业比重日益加大。2012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约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3.7%、20.5%和40.3%,从业人员近2.7万人,产业已具备了一定发展规模,在经济结构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七大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超过六成,其他五大产业合计比重不足四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目前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中优势明显。
产业总量迅速扩大,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90.71亿元,比上年增加18.05亿元,增长27.9%,增幅比全部工业增速和生产总值增速分别快13.9个和12.5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和8.3%,比上年分别提高3.4个和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9%,比上年提高约2.9个百分点。
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益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沅江市、桃江县、安化县等地。其中资阳区19家,赫山区26家,桃江县17家,安化县28家,沅江市7家。2012年中心城区和沅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3.6%,实现增加值62.34亿元,占全市的80.1%。
[来源:益阳市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