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湘西州锰锌企业整合的收官之年,上半年锰锌企业整合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行“等量置换”。全州电解锰冶炼企业由53家整合为9家、电解锌企业由14家整合为5家。花垣锰锌整合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等量置换”原则,同步淘汰原有电解锰生产线落后产能。东方矿业集团年产15万吨电解锰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期工程预计8月份竣工投产,东方矿业8家电解锰企业组建了东方矿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实行全县电解锰企业统购统销。三立集团6万吨电解锌项目正在建设,太丰集团扩建6万吨电解锌项目已竣工投产。吉首拟将吉首地区现有电解锰11户整合到1户,电解锌企业4户整合到1户。目前准备在河溪镇建设年产8万吨电解锰。锰园建设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已与两户企业签署入园协议企业,投资建设5万吨电解锰。锌区建设项目进展较好。保靖锰业整体搬迁到钟灵山工业园,整合富宇锰业组建鑫隆矿产品公司,一期工程建成一条1万吨电解锰标准化生产线,并点火运行。复兴工业小区组建了保靖正华友丰新型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正与齐兴公司协商整合事宜,整合后产能4万吨。泸溪锰锌整合有序进行,拟将全县17家企业整合为2家,将县域内涉锰企业整合为2家年产能达到3万吨及以上的锰业公司。凤凰锰产业整合进展顺利,将现有2户锰企业整合为一家企业,产能由目前的8000吨扩大到3万吨。昊通工贸有限公司扩建3万吨/年电解金属锰一期工程1万吨电解锰生产线竣工投产。古丈锰产业整合积极跟进,拟以华仁集团为龙头,收购或入股宏泰锰业、齐兴锰业2户企业整合成1户电解锰加工企业,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是建立“倒逼机制”。为加快推进锰锌整合,州委州政府研究相应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速推进锰锌冶炼企业整合的意见》,在运用综合手段建立倒逼约束机制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三是加强外矿引进工作。州委州政府研究并出台《关于加大扶持外矿进口促进我州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探索外矿海运、集中采购的渠道和途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外矿在州内建设锰氧化还原基地,缓解锰产业矿源紧缺的压力,为我州锰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组织6家引进外矿企业正式与广西沿海铁路公司签订运输合同,全权委托该公司对我州到达广西沿海港口的锰矿石实行“一票制”运输,可给外矿进口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每吨13元左右。1-5月全州引进外矿25000吨,缓解了锰产业矿源紧缺的矛盾。
[供稿:湘西州经信委 责编:杨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