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9月张家界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48亿元,同比增长49.9%;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8.32亿元,同比增长20.6%,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比,增速位列全省第三。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9.95亿元,同比增长61.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57.6%。累计完成利税6.24亿元,同比增长97.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2.5%,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主要指标完成较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逐步加快、效益明显提升、质量不断优化等特点,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来,全市上下把“发展新型工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业经济的工作重点。抓教育培训形成共识。今年四月,举办了由工业经济相关领域的政府、企业代表参加的新型工业化专题研讨班,学习旅游城市产业转型、两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与投融资模式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使参训人员就旅游地区发展新兴工业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并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纷纷建言献策,收到了学员撰写的各种文章37篇,已有10多篇相继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强后劲。今年实施了项目建设“320”工程(20个新开工项目,20个竣工项目和20个储备项目),计划新开项目已完成投资7亿元,计划竣工项目已完成投资9亿元。湘汉仿真花、顺康生化、新晨鞋业、鼎盛建材等一批企业加快技改投入力度已顺利投产。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有了新突破,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参加了几次大型招商活动,签订项目引进协议达28项。其中中汉业(北京)公司今年7月与永定区政府签订协议,计划在永定区投资30亿元建设总装机为3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目前已经在石长溪林场和崇山投资60万元建起两座测风塔,检测完成后正式开工建设。旅游商品产业园项目已在申报和落实之中,一旦组建成功投资将要达到70亿元以上。抓园区建设打好基础。市政府组织财政、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服务窗口,市经济开发区、慈利、桑植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已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体系。全市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7.12平方公里,园区定位逐渐明晰,市经济开发区确立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商品三大主导产业,慈利工业园基本形成了旅游食品加工区、机械电子加工区和有色金属加工区三大产业聚集区,桑植工业园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展开。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已经建成标准厂房近90000平方米,储备土地近2000亩,修建道路近20公里,防洪堤10公里,变电站4个。投资公司、创业园、中试平台、标准厂房、廉租房工程等园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大了为企业服务力度。针对今年银根紧缩的形势,我们对全市中小企业开展了融资需求调查,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金融部门反馈,同时向金融部门积极推荐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市担保公司已帮助45家企业提供担保,获得贷款共4.74亿元,增加社会就业3500人。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制升级,恒亮科技、佳乐机械等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高。今年还启动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7月份组织三十家食品工业企业代表进行了诚信宣言,为食品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我市重视经济运行协调工作。通过印发《张家界工业》运行月报,开展对每个月全市工业运行情况的分析、引导,督促各区县和各责任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好新型工业化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将节能减排的压力消解在生产全过程,使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工业清洁生产工作逐渐在我市推开。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到了105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1户,预计今年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将达到40亿元。
(来源:张家界市经信委 责编:喻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