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花垣县采取得力措施巩固锰污染治理成果。
一是推进涉锰企业整合整治。将31个锰矿区采矿权证整合成5个,引导8家电解锰企业组建湖南东方矿业集团,集中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锰生产线,推进集中建大库和集中治理污染,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闭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
二是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生产一线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现场下达监察文件44份,对18家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7家超标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每家企业安排2名环保执法人员进行驻厂监督,确保整治到位。
三是狠抓环保治理项目建设。2009年、2010年,该县共获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4.74亿元。截至目前,投入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资金2.42亿元,消除了尾矿库突出的安全和环保隐患,完成了14家电解锰企业锰渣库规范化整治,电解锰含铬废渣无害化处置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四是加强水质断面监测,确保达标排放。设置了10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2个监测断面纳入了国家环境监测网,及时了解清水江断面水质状况。对所有电解锰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在清水江沿岸聘请水污染情报员,及时处理超标排放问题,确保达标排放。
五是狠抓“锰三角”环境联防联控。认真落实《“锰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治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环境污染联合治理。推行企业环保诚信承诺制度和环保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建立联动机制,实行联合执法。与周边县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重大项目协调制度,联手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共同保障区域内的环境安全。
[供稿:州经信委办公室、综合科 责编:杨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