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 GDP834.9亿元,增长14%,总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二,完成财政总收入99.3亿元,增长32.4%。完成固定资金投资 365.5亿元,增长39.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6亿元,增长17.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了或超过了年初计划目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其主要特点呈现为:一是规模工业提质升级。上半年全市“十二五”重点打造的石化和食品两大千亿目标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494.28亿元和350.6亿元,分别增长46.1%和35.4%。机械制造、电子光伏、生物医药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分 别增 长 30%、25.7%和19.6%。新引进项目入园率60%以上,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4.2%。二是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完成早稻播种面积327万亩,早稻育秧一二类苗比例创90%的历史水平,粮食总产将稳步增加。出栏生猪387.1万头,同比增长0.2%。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109个,同比增长25.3%,辐射带动农户近25万户。三是航运物流业不断壮大、旅游业持续升温。上半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5.1亿元,增长11.6%。临港产业新区共签约项目50个,合同引资217亿元,集装箱吞吐量7.3万标箱,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58.7亿元,增长23.2%。
经济发展提速的同时,“五创”提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综治民调工作位居全省第三,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多次进入全省前列。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55.5亿元,41项省市实事49个指标,有11项完成全年任务。( 来源:岳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