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筑牢支部党建。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按照标准化管理和规范支部党建工作,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2、做好日常运行监测。实时跟踪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情况,关注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加强形势和政策研判分析,每月编制规模工业、样本监测、工业用电分析报告,按月通报新型工业化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3、完善工作体系。强化重点联系县市区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狠抓样本企业监测,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加强部门衔接,强化用电、税收、信贷、出口等指标跟踪和关联分析。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探索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平台。
4、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合理安排入规奖励资金,提高地方和企业入规积极性。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协调,全力推动达规企业应统尽统。
5、牵头产业合作对接。围绕制造强省重点领域、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企业实际需求,做好对接活动的牵头组织和协调调度,推动各项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6、营造企业帮扶氛围。通过“百家企业帮扶活动”等活动,以稳生产、抓项目、强创新、拓市场、提品质、降本减负为重点,推动全省企业帮扶工作,努力增强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