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线电监测站培训班学习情况汇报
(2016年5月12日)
王拥兵 邓虹
4月18至22日,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举办,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承办的第一期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延庆县举行,各省无线电管理机构80名干部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上交通运输的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安全与热点问题跟踪、调频广播干扰民航地空通信的分析与思考、超短波无线电干扰查找分析及案例、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无线电监测、频谱使用评估工作与评估动态介绍。
水上交通运输的无线电通信的课程,重点介绍了GMDSS,即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 INMARSAT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和 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构成。
无线电安全与热点问题跟踪的课程首先介绍了无线电管理过去和当前无线电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电磁频谱在国防中的重要性,武器装备和频谱的使用,我国无线电管理的指导思想,重大无线电管理的分类及特点如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大型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以及伪基站、黑广播、卫星电视干扰器、卫星电话、无人机、空间碎片监测等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的热点问题。
调频广播干扰民航地空通信的分析与思考的课程介绍了民航系统无线电干扰类型、民航和广电发展的现状、调频广播干扰民航的案例、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等。在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家用电子设备、电力传输系统、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广播业务等引发的民航干扰中,其中广播业务所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频段紧密相连、基带信息相近、干扰信号幅度足够大、窄带调幅机幅频特性变化等。
超短波无线电干扰查找分析及案例的课程介绍了信号幅度、带宽、设备处理速度、天线极化和发射天线的方向性对查找干扰的影响以及同频、邻道、杂散、互调干扰以及电磁兼容问题造成的干扰等这些主要干扰类型的特点;另外还介绍了非法广播电台的隐蔽性、伪基站的形式多样化、卫星电视干扰器的特点等相关信息。
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无线电监测课程介绍了在重大活动中的无线电应用、部分特殊监测对象简介、无线电安保的工作特点、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等内容。
频谱使用评估工作与评估动态介绍课程,讲述了频谱评估的基本定义,频谱使用评估工作的工作动态、以及评估方法等;介绍了对于评估的通信频段,由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采取移动和固定监测站的方式开展,主要测量被测信号的场强值、记录频率、场强、测试位置、测试时间等相关信息。
二、几点收获和启示
此次培训课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当前无线电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问题。对当前伪基站、黑广播、卫星电视干扰器等危害比较大的热点问题和应对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民航通信系统受干扰原因、特点以及后果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对无线电管理的技术、设备、手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业务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对兄弟单位的了解。
此次培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主要有当前的无线电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传统的设备和技术应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无线电干扰困难很大,无线电干扰给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挑战越来越大,所引发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有线和无线通信的方式的结合,无线电通信朝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小型化、全球化、普及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软件无线电等无线电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这在加速无线电应用的同时,也因无线电技术固有的干扰特性,使得提高无线电通信系统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和抑制无线电技术的有害干扰以及科学应对无线电干扰成为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等等。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湖南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尽量把无线电干扰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并协调保障通信、民航、广电、交通、气象、渔业、铁路、公安等行业和部门用频需求。结合本次学习内容,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水上无线电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我省洞庭湖及长江沿岸船舶无线电台的使用。在临江临湖地区,要对水上遇险专用频率等重要的通信频率做好保护性监测,我省境内有湘江、长江流域和洞庭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逐步建立水上移动监测系统,维护好我省大型水系上的电磁环境。
第二,加强广播电台的管理,为尽量减少调频广播引发民航通信的干扰。一是广播电台的功率需要严格按照批复功率发射;二是无广电批文和台站执照的发射机须补办相关手续或取缔使用资格;三是存在杂散、谐波、互调干扰的发射机,需检查发射机,通过调整天线隔离度、加装滤波器、检查整改底线等措施予以消除;四是电台的发射频率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频率发射,发射机所用频率不在规划内,须撤销该频率;五是严格按照批复台址设置使用发射机等等。另外,新设置的广播电台的设施要加强无委、广电、民航三家的协调配合,对其频率、功率、台址等因素做好科学的评估,尽量规避对民航系统造成干扰。
第三,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开展保护性性监测。及时消除干扰、解决电磁兼容的问题、做好特殊目标监测。在今后的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中,要提前做好无线电通信用频的频段的保护性监测,及时对相关的频段做好清理工作,掌握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主动权。
第四,科学使用移动设备开展干扰查找工作。一是需要合理选择横切点的位置;二是需要注意场强变化率,但同时应避免发射天线的方向性造成的错误判断;三是对于移动台或突发信号,参加测向的测向站测向时间要同步;四是测向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的地点,熟悉和了解周围的环境,根据干扰频率、极化、调制方式、功率、带宽及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等,来选择天线和设备,另外要考虑到建筑物等物体的遮挡、反射等因素。
第五,加强频率管理工作。在频率管理上,要在对现有无线电管理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信道占用度、频段占用度、信号覆盖率的分析,对相关频段的频率使用情况、频率合规使用及不明信号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使我省频谱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市场化。在开展频谱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事中、事后管理,打通反馈回路、形成闭环,将可以更好地平衡频谱管理流程的各个要素。
第六,进一步做好台站管理工作。建议我省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开展湖南无线电台站核查和台站规范化专项活动,并进一步更加强无线电台站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好湖南无线电干扰网上申报平台的作用,加强各市州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互助;加大对非法设台的监督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各类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许可制度,做好在用发射设备的检测工作,保障各类合法台站的安全运行。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承办:湖南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处 联系方式:0731-88955571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技术支持:格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