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充满了许多神奇的幻想,“嫦娥奔月”等神话就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神往。现代主要发展先进的射电天文学来研究浩瀚而遥远的宇宙。射电天文学以无线电接收技术为观测手段,观测的对象遍及所有天体,从近处的太阳系天体到银河系中的各种对象,直到极其遥远的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目标。
射电天文学始于1931~1932年,美国人在研究长途电信干扰时偶然发现存在来自银河中心方向的宇宙无线电波。1940年,雷伯在美国用自制的直径9.45m、频率162MHz的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证实了央斯基的发现,并测到了太阳以及其他一些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从前,人类只能看到天体的光学形象,而射电天文则展示出天体的另一侧面——无线电形象。由于无线电波可以穿过光波通不过的尘雾,使射电天文观测能够深入到以往凭光学方法看不到的地方,银河系空间星际尘埃遮蔽的广阔世界,就是在射电天文诞生以后,才第一次为人们所认识。正是借助无线电波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人类才可能将探索宇宙的视野沿伸到其他手段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宇宙深空,才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了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线电波不愧是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眼睛。
(供稿:岳阳市经信委无线电管理科 陈华)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承办:湖南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处 联系方式:0731-88955571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技术支持:格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