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期间,智能制造带来的用工减少、生产效率提高等优势体现得十分明显,复工复产最快的多为智能化水平高、人员密度低的制造业企业。虽疫情影响为短期,但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却是长期。建议广大制造业企业以应对疫情为契机,以加快推进智能化升级为路径,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抗冲击能力,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充分准备。
一、智能化升级助力制造业企业快速复产
机器换人减少用工数量,缓解企业复产的用工压力。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总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在90%以上,生产“主力军”是流水线上700多台工业机器人,同时智慧工厂管理平台对生产质量实时、在线监控,全厂仅需巡检员工数人,有效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聚集,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员工短缺和员工防疫的限制,保证了该工厂在2月18日就实现全线复工。台晶重庆电子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在减少一线人员操作的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多。特别是通过推进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复工后企业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运营。山东星地公司由于拥有智能化生产线,其生产线只需要5个人便能日产医用无纺布30吨,不仅生产基本未受疫情影响,也没有发生人员短缺问题。
智能化升级淘汰重复劳动工序,加大人员间隔为复产创造良好条件。重庆蓝黛动力是国内乘用车变速器生产领域具有重行业要影响力的“隐形冠军”,近三年该企业下大力气进行智能化改造,将一台机器的操作人数从3人减少到1人,生产车间不再有大量工人聚集,很快达到复产要求,早在元宵节后其产能就已恢复到60%。重庆美心翼申通过与国内智能制造服务供应商用友科技的合作,搭建了企业全流程信息化平台,实现大数据采集、流通和实时反应,实现员工“零接触”生产,为复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嘉兴迈思特在2014年就上马自动化生产线,现其管件数控车间共有自动化生产设备70台套,而操作员只有9人,每人相隔近15米,避免交叉感染,给防疫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
智能化升级降低操作门槛,为临时人员应急生产创造可能。郑州一家钢构公司将原先人工焊接全部替换为机器人焊接,不仅产品残次率、返工率都大幅降低、效率提升数倍,此次疫情中也没有受到熟练技术工人短缺的影响。兵器集团某军工企业由于采用智能化生产线,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即可操作,在疫情期间得以动员机关人员和其他岗位员工维持正常生产,保障了重要医疗物资的供应。山东兴华包装成为当地最早一批获准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得益于他们2018年投资5.2亿元建成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在其他企业人手不足时,已完成对本地工人的培训上岗。
二、智能化升级是制造业企业应对疫情、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抗冲击能力的关键路径
排查用工较多、重复劳动的环节,优化生产流程。部分制造业企业过于依赖低工资,过多、高强度消耗人力,随着自身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友商智能化升级后更低成本和更强竞争力的挑战,变得愈加不可持续。建议广大企业有步骤的削减对人工的依赖,对生产过程中具有简单重复劳动、工艺水平要求高但人员青黄不接、人工加工废品率高导致物料能源浪费严重等特征的生产环节进行逐一排查。寻找成熟的技术改造方案或会同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发有针对性的方案,采用局部的机器换人、离散改流程、优化节拍、流程型自动化等方式提升生产自动化和质量控制水平,改进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聚焦核心制造装备和重点环节,开展智能化升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关键环节对一线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若核心技术工人因各种原因接续补上,则可能影响当前生产效率和未来产能布局,严重者甚至造成生产瘫痪。建议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对核心工艺流程进行再研究、再分析,重点发现并评估严重依赖技术工人个人能力经验、受工人状态影响大、企业扩产增产瓶颈等生产环节。研究开展技术改造,采用智能装备或智能辅助设备等方式,减少个人技术和状态对生产的影响,扩大产能扩张和产线复制的空间。
评估未来可能突发事件,靶向制定智能化升级方案。历次突发事件都是有危有机,市场的波动如果有充足准备就会转化为实质受益。建议制造业企业针对未来可能爆发诸如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关系变化、全球性经济金融波动、海外市场阻断等危机,可借助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对企业进行经营压力测试,分析人才是否充足、技术设备是否受制于人、供应链是否完备,特别将智能化升级的重点与谋划包括生产原料供应、人力资源、市场销售渠道等在内的应急预案结合起来,提升自身发展韧性,强化抢抓机会的能力。
三、加强政府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引导和支持
解决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的瓶颈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统筹资源、搭建平台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智能化探索中自身无力解决的各类瓶颈。一是跑技术。各级政府自身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收集本地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利用政府行政资源,向中央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校寻求技术支撑,以科研券形式实现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利益联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跑资金。利用政府熟悉企业的优势,为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支持企业建议清单,利用企业缴税、专利、国家政策支持等信息,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借助资本力量解决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遇到的资金瓶颈。三是作娘家。政府直接或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辖区内有智能化升级意愿的企业,与高校院所、装备供应商、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供应商进行统一谈判,利用企业需求庞大的优势,获得最佳的人才供给条件、设备和方案价格以及售后维保条件。
培养企业家在智能化时代的经营理念。部分企业智能化升级步伐慢,观念老旧、缺乏对远期市场的认识是主因。一是加强企业家培训。邀请智库专家、解决方案供应商等进行培训和咨询,为企业家答疑解惑,对智能化升级消除顾虑、坚定信心。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定期组织企业家赴智能制造样板企业考察交流,切身感受智能化升级效果。三是组织企业家二代培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主题,设置专业课程,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也利用年轻一代影响企业领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