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日,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进行抗日斗争,并代表红军战士请缨杀敌。13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到庐山,随即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这个宣言强调:“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向全国同胞提出奋斗的总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同时,中共中央郑重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称特区政府;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在特区内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和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洛川会议
8月22日-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各方面主要负责人共23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贺龙、博古、彭德怀、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萧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凯丰、张国焘和周昆。会议议程为:(一)政治任务问题;(二)军事问题;(三)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并作总结。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会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和战争的持久性,指出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并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为此,会议决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会议决定新的中共中央军委由11人组成,毛泽东为书记(亦称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亦称副主席)。会议期间(,8月23日),中央常委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前方军委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同时,决定成立“长江沿岸委员会”,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为委员,周恩来为书记。
国共第二次合作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延搁两个多月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
9月23日,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指示第一二○师从左翼驰援雁门关;第一一五师从右翼配合友军作战。,25日,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敌人,首战告捷,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一千余人,击毁日军汽车一百余辆。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灭敌人的一个重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